記錄於言言2Y8M

前天陪婆婆帶小孩逛夜市

言言看到她曾經玩過的烤畫,拉著我往前,看到人多就跟我說:我們排隊。

她是個看到顏料、彩色筆之類東西就會想要畫畫的孩子(這是孩子自己本身的氣質,那就順著氣質走吧!兒子沒有那麼愛顏料,卻是個看到鍵盤、樂器,往前衝的娃兒。)

因為她愛畫畫,有這樣的機會讓她畫,我就留下來陪她。

_SOP5092.jpg 

她在畫畫的過程中,不時會有其他小朋友低語:你看,她畫得好奇怪唷!甚至有媽媽在言言用黃色顏料時說:好像在擠芥末.....

言言不懂他們話裡的意思,我也無妨,畢竟這是這孩子的畫。她未滿三歲,可以擠出顏料,可以用牙籤把顏料撥平,甚至『自己決定』她想要用什麼顏色,可以明確地說出她要用的顏色並且拿到正確的顏色,不是很棒嗎?

後來,有個一旁看著的阿姨忍不住跟我說:你是我看過目前唯一看到孩子畫成這樣不會尖叫的媽媽!(她應該是這個夜市的常客)

我笑了笑說:這是孩子的畫,我插手就變成我的了!

 

我們對教育的信念會深深地影響我們對孩子的教法,所以在讓孩子接觸繪畫之前必須先問問自己:我們想要什麼?

對我來說,把正確的顏色填入正確的位置,這是磨練孩子的耐心與細部動作,完成大眾認為的審美觀而不是自己的審美觀。當孩子更大的時候,一定可以做得越來越好,可是過程中肯定會失去些什麼。

我不以畫家為目標,而是培養這孩子的耐心與興趣還有對顏色的敏感度

最初是言言這孩子喜歡畫畫的萌芽,我才開始搜尋相關的素材陪她玩。

11659217_10207406790111770_7203676967024517858_n.jpg 

11796402_10207676943625439_9120976798567863301_n.jpg 

10410103_10207024898324714_842319182083992524_n.jpg 

11074450_10206595837918472_7872292100135879367_n.jpg 

12042706_10208074651527888_7242676095433647499_n.jpg 

如果要孩子有耐心地完成一幅畫,最初的陪伴一定要有,不要奢望『讓她自己畫』,自己畫通常遇到一些使用上的難關之後,孩子容易放棄。我習慣在一旁紀錄,順便當她的小幫手(拿水彩筆、拿顏料、加顏料......)

從一歲畫到了兩歲多,一年多過去了,她(2Y6M)已經進步到可以畫出她心底想的東西

創造力的養成,不是用匠的訓練法就能成就,匠化之後,就算日後讓孩子看了很多很多名畫展,她終究是用大眾的美感去看待這些名畫,而不是用她自己的視角然後內化成自己的美感。

不過,這樣的過程其實很多需要磨練的。因為需要給孩子空間,這樣的空間可能意味著:牆壁上總是有色筆的痕跡,桌面又是一幅巨作之類的,不然就是孩子幫椅子貼上了很多貼紙然後開心地告訴你:醬醬~~~~~

看家長怎麼取捨了!

給孩子空間和陪伴,我覺得是任何興趣的培養很重要的基本因素。

套句老話:總不能要馬兒肥又要馬兒不吃草吧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兒童繪畫 創造力
    全站熱搜

    言豆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